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有關中央企業: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號)精神,全面加強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以下簡稱標準化建設),不斷提高金屬非金屬礦山本質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促進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依據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規范》(AQ2007-2006,以下簡稱《規范》)的規定和要求,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強標準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1.近年來,在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和各類礦山企業共同努力下,通過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強化安全生產許可,加強企業安全管理,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生產整體水平不斷提高。但部分金屬非金屬礦山開采不正規、工藝技術落后、設備設施水平低、基礎管理薄弱等問題沒有根本解決,導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多發,事故總量依然較大,重特大事故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在全國范圍內強制推進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勢在必行,以促使各類礦山企業逐步建立以風險控制為核心,全員參與、過程控制和持續改進的動態安全管理體系,實現對礦山各個環節的風險進行辨識、預控,最大限度地消除在作業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事故隱患,有效降低事故總量,防范重特大事故發生。同時,加強標準化建設也是實現依法治安的必然要求,是促進金屬非金屬礦山企業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逐步建立起自我約束、自我完善、持續改進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實現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的有效途徑。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和各類礦山企業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緊迫感,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全面加強標準化建設,不斷提高金屬非金屬礦山本質安全水平。
二、進一步明確標準化建設的總體思路和工作目標
2.總體思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安全發展指導原則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本著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的原則,建立和完善加強標準化建設的技術支撐體系、考評體系、培訓體系、獎勵約束體系和信息交流體系,立足于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著力落實14個大元素和若干子元素,全面完成準備與策劃、實施與運行、監督與評價、改進與提高的創建過程,實現全員參與、過程控制和持續改進,階梯式推進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效消除風險,防范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3.工作目標。到2009年底,全國100家以上大中型金屬非金屬礦山企業達到安全標準化三級以上水平;到2010年底,全國20%以上的金屬非金屬礦山達到安全標準化五級以上水平,70%以上的大型金屬非金屬礦山企業達到安全標準化三級以上水平;到2011年底,全國60%以上的金屬非金屬礦山達到安全標準化五級以上水平,大型金屬非金屬礦山企業100%達到安全標準化三級以上水平;力爭到2013年底,全國金屬非金屬礦山100%達到安全標準化五級以上水平。
三、著力構建加強標準化建設的工作體系
4.建立技術支撐體系。一是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成立標準化建設專家指導組,由參與標準起草的人員組成。統一編寫與《規范》配套的標準化評分辦法、宣貫輔導材料和相關資料;對全國標準化建設中的共性和導向性問題進行研究,為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決策提供建設性意見;指導各地開展標準化宣貫工作,為各地開展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各地也要成立相應的專家指導組,指導本地區的標準化工作。二是建立技術支撐機構。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以有關單位為技術支撐機構,依托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專家指導組對相關人員進行業務能力培訓,指導由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負責組織考評的有關礦山企業開展標準化工作,并進行相應等級的評定。三是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組織開發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等級評定計算機軟件,統一規范考評文件格式和內容,提高考評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四是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委托有專業技術力量的社會團體、科研院校、中介組織作為本地區標準化考評機構??荚u機構應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固定的辦公場所和必要的辦公條件,有一定數量適應礦山考評工作的專職人員。從事一、二級標準化等級考評的機構由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組織認定,其它考評機構由各省(區、市)安全監管局(以下簡稱省局)組織認定。具體認定工作程序和辦法由各省結合實際制定并報總局備案。